水中有“红虫”是怎么回事?

“红虫”属双翅目摇蚊科,是摇蚊生长阶段的幼虫形态,一般呈圆柱形蠕虫状,长2-30毫米不等,直径2毫米,呈红色,人们习惯称之为“红虫”。二次供水的水箱、水池结构不合理,池内水体循环不充分,池内存在死水区,池中水停留时间过长,水中余氯偏低,通风条件较差,水温偏高等,都为“红虫”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,导致“红虫”滋生。红中对人体无害,但严重影响水的感官指标。

  防止“红虫”滋生的根本在于加强二次供水设施中各类水池、水箱的管理,定期进行清洗消毒,对水箱“三孔”(人孔、通气孔、溢流孔)进行正确防护,能够有效防止红虫滋生。

如有更多问题需要解答,可以进入【环保–>问答社区】一起交流!

发布者:晓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360hb.cn/index.php/2024/07/14927/

(0)
晓艺的头像晓艺绿色贡献者
上一篇 2024-07-29 10:57
下一篇 2024-07-29 10:58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关注微信